肩夾擠症候群

旋轉肌或肩峰下滑囊被擠壓,導致肩部前側疼痛,特別是在舉高手臂時加劇。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是一種常見的肩部疾病,指的是當肩部軟組織 (如旋轉肌腱、肩峰下滑囊)在進行過頭動作時被肩峰和肱骨頭之間的空間擠壓,導致疼痛和發炎。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需要頻繁抬手、舉高手臂的運動員或工作者中,因此又被稱為“游泳肩”或“投擲肩”。

肩夾擠症候群的成因

肩夾擠症候群通常由肩部軟組織在肩峰與肱骨頭之間受到擠壓所引起,以下是常見的成因:

  • 重複性過頭動作:頻繁進行過頭動作(如游泳、投擲、揮拍)會增加肩部軟組織與肩峰的摩擦,導致肌腱和滑囊發炎。
  • 姿勢不良:長期駝背、圓肩或低頭姿勢,會讓肩峰下的空間變窄,增加軟組織被夾擠的風險。
  • 滑囊發炎(滑囊炎):肩峰下滑囊因發炎而腫脹,減少肩峰下的空間,增加了軟組織被擠壓的風險。
  • 肩峰形狀異常:某些人天生肩峰形狀較為彎曲或突出,這樣的結構異常會減少肩峰下的空間,增加軟組織被夾擠的機率。
  • 旋轉肌群無力或失衡:旋轉肌群(如棘上肌、棘下肌)無法穩定肩關節,使得肩膀活動時,肩峰與肱骨頭之間的軟組織容易受到擠壓。

肩夾擠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肩夾擠症候群的症狀通常在肩部活動時加重,特別是過頭動作。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症狀:

  • 肩部前側疼痛:疼痛集中在肩部前側,特別是在抬手、舉高手臂或做旋轉動作時加劇,尤其是在進行游泳、投擲等活動後。
  • 夜間疼痛:夜間疼痛通常會加重,特別是在側臥於受傷肩側時,疼痛感可能影響睡眠品質。
  • 肩膀無力感:肩膀感覺無力,難以完成舉手、提物等日常動作,特別是在長時間活動後感到疲勞。
  • 肩部壓痛:按壓肩峰下方或肩部前側時,感到明顯的壓痛,顯示軟組織發炎或受到擠壓。
  • 肩部僵硬與卡頓感:感覺肩膀僵硬,活動時有輕微的卡頓或摩擦感,尤其是在早晨或久坐後更為明顯。

日常養護建議

肩夾擠症候群需要及時護理,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減輕症狀和預防進一步惡化:

  • 避免過度抬手動作:避免長時間進行過頭活動,如舉高手臂、掛衣服、投擲物品等,給肩膀足夠的休息時間。
  • 進行肩部拉伸與強化訓練:定期進行旋轉肌群拉伸和肩部強化訓練,如“肩部外旋拉伸”、“鐘擺運動”等,幫助增加肩關節靈活性和穩定性。
  • 使用熱敷與冰敷:疼痛時可進行冰敷(每次10-15分鐘),幫助減輕發炎與腫脹;緊繃時則使用熱敷,放鬆肩部肌肉。
  • 保持良好姿勢:避免圓肩、駝背等不良姿勢,站立和坐姿時肩膀自然下沉,保持胸部打開,有助於減少肩部壓力。
  • 尋求專業治療:如果疼痛持續或加重,建議尋求專業的物理治療、推拿或針灸調理,幫助緩解不適並恢復肩部功能。